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郭子兴收义子元璋守城 立战功 (第5/13页)
边,打一排木桩、钉上木板挡住,可以作为掩体。必要时派弓箭手出城阻击。”郭子兴补充道。 接着,两人商定好壕沟的具体尺寸:离城门20尺(约6.3米),沟长22尺(约7米),两头超过门边6尺(约1.9米);宽10尺(约3.2米),深5尺(约1.6米);木桩挡土墙高3.8尺(约1.2米),离城墙四尺(约1.27米)。 随后,朱元璋立刻传达郭帅的命令,通知汤和连夜派工事部队施工。这支部队是朱元璋在当探子时,给汤和出的主意。 他说:“部队行军、打仗,既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还要建造营房、工事,要有一支专门的队伍才好。” 汤和觉得这个主意很好,就提拔一个当过木匠的做百夫长,组建了工事部队,其中大部分人当过木匠、铁匠、篾匠及砖瓦匠等。 次日早上,郭元帅登上城楼向下俯瞰,壕沟工事已经竣工,平面成“三”字形,挡住了城门,靠近挡土墙的松土夯平夯实成三尺宽的坡顶。壕沟和挡土墙形成了南门的一道牢固屏障。 朱元璋乘热打铁,对郭元帅建议道:“是否请孙元帅几个来看看,教他们也如此?以免东门或西门被破。” 郭子兴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东门、西门不挖壕沟,南门的壕沟不过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因此,他就叫朱元璋请孙德崖等四个元帅前来参观。 孙德崖他们来了一看,听说是防御撞车攻门,觉得不错,见当天元军没来攻城,马上派人在东门、西门前挖起了同样的壕沟。 吃了败仗的元军前锋退回二铺村休整了五天。派出的探子发现壕沟、土墙工事后,层层上报。彻里布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