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57 章 行路难 (第2/9页)
上的奴仆,自耕农越来越少,功名人家名下的田地越来越多,‘奴仆’如云,却只需要应一户人家的劳役,可想而知民夫也越来越难以征发,修路也就因此变得越来越难。 到年,官府再没有修路的余裕,虽说民夫自带粮饷,但他们连吏目的赏钱、食水都难以筹措,官道也就益地坏下去,在反倒是一些乡间的大户和行商联手,偶尔出钱雇佣附近的农户来整修一些实在堪的地段,但也过是勉强维持罢。终究地说,官道还是越来越难走,以至于成一条天堑,就连『乱』匪都在雨季来打许县,他们知道那条路是走太多人的。 在眼下样难得的好时段里,官道上的行人便很多,商户也在抓紧时间运货,行人们乎首尾相连,在崎岖的道路上蜿蜒地走着,速度相当的慢,来人要谨慎挑选落脚处——虽然最近没有下雨,但路面已很松软,头车马留下的印辙是行的指引,也是暗藏的陷阱,说准一踏进去就要陷在里头,若是只踩一脚泥,那都还算是好的,要是崴脚才是麻烦事,论是人是驴,便都好再往走下去。 陆大红说,“其实我们彬山也是近四五年才开始修水泥路的,下山路也好走,都是慢慢修出来的。” 她虽然身形壮实,但在坎坷的道路上走得却很轻巧,用刘老大的眼光来看,样的女子是有‘内功’的,陆大红对此的解释则很简单,“核心力量强。” 驴子们也都走惯种崎岖的路,种路是驴子比马好走的,它们驮着货物、粮草,还有些防身用的武器,每一匹的载重都是太多,盐队的人也都骑驴,而是在旁边行走,才是此时人们出行的常态,走走停停,速度就是人的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