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给戚继光封个伯爵 (第2/6页)
轧,那对大明不利,和他的志向不合。 到了宵禁的时候,戚继光听到了消息。 王崇古把人活活给打死了。 以下犯上,杖一百,这一百杖结结实实的用力、不垫任何东西,只需要十来杖就能把人打死,但是用上巧劲儿,垫上垫子,也就是声音大,打不死人。 “人死了?”戚继光参将陈大成,听闻了消息,立刻攥紧了拳头。 王崇古这个文官,根本不想京营和边军和睦,直接把人打死了,在京营上下看来,这就成了戚继光没有气量! “唉。”戚继光听到了消息,一时间有些怅然,万般情绪都化成了一声沉重的叹息,叹息中有化不开的忧愁。 他在三镇之地的确是戚帅,号令之下,莫敢不从,军纪极其严明,能打能胜。 军内充斥着南北矛盾。 他带来了六千的南兵,是他的左右手,但是蓟州、山海、永平都是北军,北军看南兵,觉得南兵就是戚帅的刽子手、督战队、行刑官。 而南兵看北军则是懒散、不尊军纪、武备松弛,南北矛盾还有着风俗、口音、习惯、起居等等多种不同,冲突极为激烈。 军内充斥着严重的军兵矛盾。 在大明,兵专门指的是义勇团练,也就是戚继光当年为了平倭招募的三千义勇,乃是募兵;而军是军户,卫所军卒,世袭屯田。 戚继光的募兵,军饷是每日口粮折银三分三厘,若行军则行粮折银一分二厘,一年所耗军饷在十八两白银左右,这部分戚继光亲自盯着,是他保证军纪的根本,给够饷银,就能打胜仗。 世袭军户的军饷则是卫所制,这是上至参将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