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_第五十二章 戚帅,朕有疑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戚帅,朕有疑虑 (第4/5页)

膏腴,若是能种活,生民无数啊。”朱翊钧蹲在天边,指着田里的秧苗。

    秧苗是浓绿色的卵状心形,生机盎然,戚继光也蹲下认真的查看着秧苗,显然这苗是经过了精心打理的。

    朱翊钧指着左边的五亩田说道:“每隔六寸一株苗,一亩地要四千株秧苗,秧苗四节位,两叶一心露出地面,其余叶片插入土壤之中。”

    “这不是说要四千株薯苗,薯苗是在火房专门培育的,若是温度超过了四十度就会烧苗,所以杀青培育,每天都要查验,薯苗从火房搬出之后,长到六寸到八寸时,开始剪苗,栽种大田。”

    “四十度?”戚继光看着秧苗听闻了陌生的名词,立刻问道。

    朱翊钧带着戚继光等一行人,详细的讲解了温度计热胀冷缩的原理和定义的标准。

    “薯苗喜砂质壤土,种植的时候,要把土打碎、打细、整平,浇水太多就容易烂苗烂块茎。”朱翊钧解释完了育苗的全过程。

    火室的搭建不一定要阳光房,阳光房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培养减毒薯苗,无论是掐尖、杀青,才要用到阳光房,薯苗六寸后开始剪苗打秧,薯苗长得很快,四节为一秧苗。

    嘉靖二十五年,戚继光继承祖上职位,成为了登州卫指挥佥事,负责的就是屯田之事,南兵(戚家军)虽然是募兵制,但是不代表不屯耕,相反,也重视耕战,不劫不掠的南兵,靠的也是耕战。

    种地这种事,对于大明而言,是理所当然。

    戚继光在种地这件事上,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和大明皇帝认真聊了许久,而徐贞明在旁边负责查漏补缺,遇到皇帝不懂的,徐贞明才开口回答,大多数的问题,小皇帝都能回答上来。

    直到走到了宝岐殿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