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达瓦里氏!我来接你们回家! (第6/9页)
他总是说,当时应该在渡河后,抓住时机趁虚而进,照直向西打。 只要能取得北方大国援助的武器和弹药,战士们绝对如虎添翼。到时候再回师横扫而东指,完全有可能打开战局,甚至控制河西一带。 哎! 西征转战失利以后,我跟其余的四百多位经过一番鏖战,撤到甘新交界的星星峡。 不幸中的万幸,有两位刚回国的同志带人接应了我们。那可是五十多辆大汽车,车上满载着武器、服装和各种食品。 同行的甚至还有北面的军事顾问和一个营的武装部队,到达安全的地方后,紧接着大伙便收到了参与选拔进飞行班的任务。 由于我14岁就入了团,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再加上还不错的身体素质,使得我从四百人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进入航空学校学习的机会。 入学之前,那两位接应我们的同志即将回边区。二人嘱咐我们好好学习,学成以后需要暂时留在这里待命。 1938年4月12日,航校正式开学。从此便开始了紧张、艰苦、坎坷的学习生活。 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就遇到了困难,同志们都没有学过数学。 鉴于这种情况,航校校长亲自来给我们上课。他先是讲述了航空理论的重要性,随后便给我们这批学员做了一个摸底测验。 弄清楚我们的水平后,校长特地为我们补了一段时间的数学,这让我很感动。 往后的日子里,航空理论学习是同志们最大的难关。 总共有三十几门课,课程很复杂并且根本没有课本或讲义,每门课都得我们自己记笔记。 最要命的是,航校大部分课都是毛子教官讲的。他们的中文又差又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