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3 (第1/4页)
:“眼皮子浅的东西, 瞧着架势,何止一千,两千斤都要有了。”两人呛了半天,最后收上统计, 平均亩产三千五百斤,现场一片寂静。 温瑜从手下那里得到消息,对百姓的反应十分满意, 不枉他特地在大家面前秋收,有了产量的刺激, 相信日后再推广这几样东西也容易许多。不过亩产三千多还是有点少了,现代经过改良的红薯产量上万的都有, 只可惜自己不是学农业的。 温瑜满心认为自己的心愿即将达成,做着整个蒙阳遍地红薯的美梦之时,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去申请领红薯,打算来年种的人虽多, 但每家只领了一点点。这是为何啊?他们没看见红薯这么高的产量吗?温瑜极为不解,于是叫来了负责秋收的梅鸿之,想好好了解一下情况。 梅鸿之无奈道:“该说的已经都说了,但百姓都就是无动于衷,下官也没办法。” 温瑜问:“他们怎么就不愿意种这个,是因为味道不合心意吗?” 梅鸿之回道:“一方面是有这个原因,大家觉得红薯吃了之后有胀气、泛酸等不良反应。因此百姓对玉米和红薯这些高产作物种植积极性不高。还有就是百姓们觉得细粮更好,如今种了细粮例如小麦,收获后卖掉,换了钱叫交税,剩下的钱换了杂粮混合糠菜给家人吃。就算种了红薯也卖不上钱,实在无法流通交易啊。” 温瑜心情沉重,听梅鸿之这么讲他才反应过来,确实是这样。在选种育种技术相对落后的古代,粮食作物的产量高与口感好这两个特征就像跷跷板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