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 福泽天下人,苍生未必知! (第3/8页)
根出身,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毕竟有哪个素有名望的经文讲师,会愿意去收个泥腿子文盲来教? 咚咚咚~~ 高悬于远处宫楼之上的古铜巨钟,在季秋缓缓而至时,被守钟的太学弟子敲响。 那浑厚至极,古朴且又肃穆的嗡鸣声直冲入耳,使人不由心中便生出高山仰止之感。 相比于修筑的富丽堂皇的华贵宫殿,这到处都并无多少装饰的太学宫,反而更叫人心中拘束,不敢高声言语,恐惊求学之人。 太学宫的宫楼入口在前,其足有九百九十九道阶梯一路往下,而季秋始于第一阶前。 万里之行,始于足下。若欲求学,就要攀登高峰。 旁边的曹武见到季秋驻足于阶梯前一直都未发声,不由得对其笑赞一声道: “张公子可是被这太学宫所震撼到了?” “此地历史底蕴浑厚,在泰安城立之时就已存在,屹立的岁月甚至比我大炎都要久远,自然远非是一般书院文院可比。” 说罢,这身着朱红衣袍的青年对着右侧一众石碑遥遥一指,继续道: “可看到这连绵数十座硕大石碑乎?” “此乃是由太学宫内卢公、蔡公、还有你所拜会的那位老师郑公等当世大儒,研究数载方才造成的传世碑文。” “碑成之际,甚至有文运显化,天降异象,当场叫蔡公等大贤文心稳固,于儒道修行上更进一步,时年轰动了整座泰安京城,就算是当今天子,对此都是赞不绝口!” “这可是文坛数百年一见的大事,不知能福泽后世多少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