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_第339章:楚国的溃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9章:楚国的溃势 (第6/8页)

君熊琥小了六七岁,但他终归也年过五旬了,而他的堂妹夫、魏王赵润,现如今还不到四旬,若要比二人当中谁能熬地更久,说实话熊拓毫无信心。

    可关键就在于,魏王赵润不死,魏国岂有犯下重大疏漏的可能呢?

    纵使是楚王熊拓也必须承认,他堂妹夫赵润,实乃是自古以来少有的明君雄主,相比较韩王简、齐王僖等雄主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思忖了半响后,楚王熊拓长叹一声道:“事到如今,也只有这样了……”

    言下之意,即他默许了丞相溧阳君熊拓那「迁都彭蠡」的建议。

    当然,虽然已迁都彭蠡,但这并不表示楚国会一口气放弃其余的大片郡土,这样的话,就起不到争取喘息时间的效果,因此,该打的仗还是要打。

    魏昭武九年五月下旬,魏将伍忌攻破「西郢(江陵)」,西郢君熊焘见大势已去,便率众向魏军投降,乞求免死。

    鉴于西郢君熊焘乃是楚国少有的比较贤明的邑君,而不是前巨阳君熊鲤那种横征暴敛的邑君,魏将伍忌遂接受了熊焘的投降,按照惯例,接管了熊焘麾下的残军,且派魏卒护送熊焘一门前往雒阳觐见他魏国君主赵润。

    而伍忌自身,则驻军西郢,一方面按照天策府的命令封锁江域,切断楚国与巴国的水运联系,一方面则寻思跨江攻打江对岸的「黔中」、「长沙」两地。

    甚至于,就连巴国,伍忌也想尝试看看能否将其攻陷,毕竟巴王鷿如今就在他魏国境内,这意味着他魏国有夺取巴国的名分——不,不能叫做夺取,而应该称作收复。

    不过话说回来,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