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 (第2/4页)
”莫扎特越说越小声,心虚的低下头。 裴若羽满脸黑线,酬金才是关键吧。 随着一阵热烈掌声响起,这支海顿104交响曲演奏完毕。 接着第二支曲子响起。 “是贝多芬的,”裴若羽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曲子,激动地告诉莫扎特,她最初的目的就是让莫扎特听贝多芬写的曲子。 贝多芬,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乐中充满哲理性和斗争性,又名,是贝多芬最为着名的作品之一,此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1804年,贝多芬得知自己的耳聋完全失去治愈希望,而他的热恋情人也嫁给了别人,贝多芬在一生中最痛苦的时期,开始创作这首。 莫扎特听着这首曲子,十分感慨:“当年的那个少年后来变得那么出色了,这支交响曲写的非常好,丝毫不亚于我的作品啊。” “贝多芬他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并开创浪漫主义的先河,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裴若羽对贝多芬还是有点了解的,毕竟是特别特别有名的那种音乐家。 裴若羽也静心的聆听着音乐,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动机,第一乐章从这一主题开始,展示了一副惊心动魄的斗争画面,表明紧张的悲剧性因素,它的音响顽强、威严,甚至凶险。 …… 第四乐章的主题是乐队以极大的音量全奏出辉煌而壮丽的凯歌,充满了欢腾、光明和胜利的情绪,表现了这一场与命运的斗争最终以光明彻底的胜利而告终。 莫扎特听着这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