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无咎_第十九章 玉鼎失足何所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玉鼎失足何所归 (第2/5页)

低每差一等,气走周天的速度便要相差数倍。道念,指的是对大道至理的理解能力,悟性慧心。这二者不难理解。

    至于道缘,修士在修道的过程中要面临种种歧途诡道,哪怕修炼直指大道的最上乘功法也不能避免。其中所有修士面临的共性问题,被总结为九大劫七十二小难,共八十一种,合称九九玄关。但是除了这些共性的问题之外,还有许多个性的问题,任是名师良友也是束手无策。

    面临这样的关口,修士往往需要在数条无法验证的道路中,凭借直觉随机作出选择。若侥幸作出最佳选择,那算是运道甚好;作出错误选择,轻则元气大损,重则断了道途,甚至有性命之忧。

    而道缘愈佳,自身的直觉也就越准确。

    然而自上古时代以来极漫长的岁月里,修士资质的考察便只知道基---也就是灵根,而不知有道念、道缘。

    直至今日,除了那些极少数大能之士和根底深厚的修士,多数人依然不知道道念、道缘之奥妙。这是因为,身具灵根的修士,便宛如天地锻造的一只炉鼎,无论炉鼎本身优劣如何,三相之资便像是这炉鼎的三只鼎足,纵然有小小误差,也不会差距过大。

    一般而言,若是一名修士灵根资质是四品,那么他的道念、道缘高不过三品,低不过五品,总之上下差距不会超过一品去。

    于是大家认为,灵根优异的修士,自然悟性超卓,福缘深厚,将之看做理所当然的事情。

    直到一些近古巨派的大能,在数十万年前,通过一些极为偶然的例子,看出玄妙。有一些本被寄予厚望的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