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那些人_第19章 大发战争财的朱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章 大发战争财的朱温 (第2/5页)



    第二个就是“同平章事”,全称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就相当于宰相了,当然大家也都知道,唐朝的宰相比较多,在加上他这个“同平章事”并不是在中央任职,所以这又算是一个政治声望,而并没有什么实权。虽然这个朱温在这个职位上名义上已经有权利处理国政了,但是他人在汴州,难道还真的去长安处理朝政?所以这又只能算是一个名誉上的。不过这也表示着朱温已经基本上得到了中央的认可,跻身朝廷大员的行列,算是位高权重了。这是一种政治地位的提升。

    第三个是沛郡侯,这是一种爵位。在唐朝爵位有九种,第一等王、第二等嗣王、郡王、第三等国公、第四等郡公、第五等县公、第六等县(郡)候、第七等县伯、第八等县子、第九等县男,在国公以下前面一般要加开国两字。而朱温所授予的爵位就是唐朝的第六等的爵位,算算级别也就是三品的爵位,比不上他检校司徒的品级,但是这个爵位却是身份的象征。在古代那也是讲究家庭成分的,他之前是根正苗红的八代贫农,现在朱温封了侯爵,从此他们一家就是大唐的贵族了,这些东西对于古代那些人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当然现在也很有吸引力)。

    最后一个就是“封邑一千户”。唐朝的定制就是县(郡)候食邑一千户,食邑一般和爵位是挂钩的,但是我们还是分开说了。因为封邑还分为食邑和食实封。一般情况下所谓的封邑都是虚封,渐渐成了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只有加了实封才能真正的享受租税。这里的封邑一千户,很明显是虚封,仅仅是为了映衬郡候的地位而已。

    但是总的说来,朱温在剿灭黄巢的战斗中,还是得到了不少好处的,毕竟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