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那些人_第2章 唐末的王仙芝、黄巢起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唐末的王仙芝、黄巢起义 (第3/6页)

是这个行当,不过规模稍微有点小而已。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贩卖私盐利润高,但是风险也大,而王仙芝一次倒卖私盐的时候,就被盯上了。干脆一咬牙,把倒腾的食盐藏了一个地方,人跑了,想着以后再来,但是最终食盐还是被官府找到然后没收了。

    这一下可是让王仙芝不淡定了,那些盐就是他的一切,现在没了盐,岂不是要了他的老命。再加上当地闹了灾,但是政府不思救灾抚民,却继续加派徭役等,搞的民怨四起。

    王仙芝除了那点盐,其他什么都没了,又赶上荒年,活不下去了。而他的盐帮还是有点战斗力的,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当地扯旗准备吃大户(类似于打土豪分粮食),然后提出了在封建社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口号——平均(我们现在从农民阶级的革命性上说他第一次提出了平均的口号,但是实质上,就是很单纯的吃大户,这也是一种小民思想的外在表现。)自封为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然后就开始打砸抢,扯大旗闹事了。当然这里打砸是手段,抢才是他们的根本目的。

    王仙芝虽然是874年聚集人马的,但是公开造反是在875年正月初三,传檄天下,做做宣传广告,向大唐子民宣布:“我王仙芝造反了,但是不是为了我个人,而是为了拯救百姓于水中之中,天底下活不下去的,或者和我有共同理想的人快点来啊!咱们一起搞起!”

    广告效果是很明显的,很短的时间内,王仙芝的军队就达到了上万人,开始从长垣县出发,一路向东。

    唐朝末年的情况是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