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6 (第2/4页)
报名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有柏溪示范在前,愿意当女先生的人慢慢多了起来。其中,有单纯只为维持生计的,有如柏溪一般全心致力闺塾发展的,也有考虑到可以在诸多学子中发觉人才为己家所用的。心思各异,但结果一如柏溪最初的期盼,京城的向学之风逐渐浓厚,尤以被压抑了许久的女子更甚。前事种种,柏溪原就声名大噪。而今开办义学,更是善名远播。不过一年时间,上至高龄老者下至换齿稚童,无论豪门望族亦或寒门布衣,皆知柏溪名姓。提起她来,皆是赞誉钦佩。 从清言山回来,柏溪入宫面圣时要了赏金百两。起初,皇帝尚猜不透柏溪用意何在。后来得知她将赏金用于办学,也是赞赏有加。而让他没有对柏溪水涨船高的名望更添忌讳的是,柏溪并未因此倨傲贪功,还对盛涤尘提了议,由他上书陈情,奏请广办义学书塾,由朝廷选拔人才分赴各地,一应物资皆从国库拨出。越是偏远地区,教书先生的薪俸越是丰厚,相应的福利条件也越是择优而置。此外,在盛涤尘的奏请下,皇帝颁布了奖惩制度——但凡教学有功者,五年后可免去乡试会试殿试,直接擢升为京官。懈怠懒惫者,则严惩不贷。具体如何实施,则由柏长兴与璩明安排细则。 此项国策一出,百姓们无不感激皇恩浩荡。盛涤尘素有贤名,在众学子中的声望本就不低,经此一役,更加为人爱戴,追随者与日俱增。在以他为首的一行人的努力下,朝廷虽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较之以往,颓靡之风大有改进。 与此同时,祁玉与璩明的婚事定了下来。这一年开春,二人举行了婚礼。婚礼当日,宾客盈门。柏府自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