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章 有觉悟的商人 (第2/5页)
易,桑叶、茶叶必定供不应求。没有桑叶怎么养蚕,没有蚕怎么吐丝?没有丝怎么织丝绸?” 王国光道:“王爷以前在京城,不是最反对改稻为桑茶吗?” 朱栽圳道:“此一时,彼一时。具体问题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当时我三哥提出这条国策,朝廷没有银子补贴给百姓。百姓又不能吃桑叶。一旦实行,会造成大规模的土地兼并。 如今不同。咱们官府为改稻为桑茶掏银子。百姓不会因为挨饿卖地。” 胡宗宪道:“那么问题又绕回去了。上哪儿弄二百万两银子呢。” 朱栽圳微微一笑:“汝贞兄,你知道我最擅长做什么事儿嘛?” 胡宗宪道:“抗倭?” 朱栽圳微微摇头:“我最擅长的,是平地抠饼!” 当天下晌,朱栽圳在总督府内请杭州城的二十多位富商巨贾喝茶。 商会会首于百万滔滔不绝的夸赞着朱栽圳:“王爷在浙江大破倭寇。今后我们这些做商人的,就不怕运货的商队被倭寇抢了。您真是功德无量!我们商量了下,准备在杭州城内为您立一座生祠。” 于会首不是在拍朱栽圳马屁,一字一句都是发自肺腑。 朱栽圳摆摆手:“生祠是纪念活人的。祠是纪念死人的。生祠就不必建了。守杭州、灭汪直、灭徐海,三场仗阵亡了约一千名戚家军弟兄。 你们要是有心,就在杭州建一座忠烈祠吧。专门纪念那些阵亡的忠烈英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