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1章 偌大的阻力 (第4/4页)
严嵩、徐阶心里乐开了花。 这二人代表着文官集团的利益,本来是要反对朱载圳的。 现在好,张居正、王国光、海瑞都是朱载圳一手提拔的。他们挑着头反对,严、徐就用不着再说什么了。 甚至连杨博都站出来反对:“光是铸造新银币一项,官员们就有许多方法上下其手。 臣已经想到了他们的一条贪墨之法。 即便是中等富户,家里也没有银元宝、银锭、银锞。只有碎银子。 由官府收集,将碎银子熔铸成您所说的大银圆、小银圆、银毫,熔铸的过程中总有损耗。 具体损耗是多少?谁也说不清。底下的官员们一定会虚报损耗,从中渔利!” 朱载圳一愣!杨博所说就是火耗!火耗正是张居正在推行一条鞭法后产生的。到了清朝,火耗发展为官场最大的陋规! 朱载圳没有想到,他的内政改革方略还未在地方上推行,先在朝堂上遭到了一致反对! 现在人在古代做事,有时候有些想当然。 正如后世松江府主簿当年明月先生说的那样“旧的制度或许死板,或许不合理,却是无数前人伟大智慧的结晶。制定旧制度的都是绝顶聪明的人”。 朱载圳这三年来,办的所有大事都太顺利了。 他还是想试试。有些南墙必须要撞! 他做出了妥协:“这样吧。先在北直隶一地试行新政。” 嘉靖帝终于开口表明了态度:“朕看,就按太子所说。诸般新政,先在北直隶施行。可行则推行天下。不可行则暂时废止。”俺叫刘可乐的我的父亲是嘉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