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0章 一条鞭法与银元 (第3/4页)
宫。 嘉靖帝道:“陈洪是个喜鹊嘴,一定跟你说了,朕想将翊铭册封为皇太孙的事了吧?” 朱载圳跪地叩首:“父皇,万万使不得啊!如此恩荣,儿臣怕翊铭受不起。” 嘉靖帝问:“怎么受不起?” 朱载圳道:“父皇,儿臣怕翊铭受封皇太孙,长大后哪天游湖掉水里。有时候,不格外恩赏就是最大的保护。” 嘉靖帝心领神会:“明白了。那此事就先搁置。” 朱载圳又道:“父皇。如今大明新军已招募完毕。俺答汗上回吃了大亏,短时间内恐怕不再敢南下入寇。 倭国方面,毛海峰在倭国抢了海上抢陆上。东南又有皇家近卫军的一个步兵师分散各地驻守。沿海倭患绝对不会重现。 儿臣认为,外患已除。是时候改革内政了。朝廷如今有了钱,该让百姓得益。” 嘉靖帝问:“哦,改革内政?怎么个改法?” 朱载圳道:“敢问父皇,地方官府是如何盘剥百姓的?” 嘉靖帝是个绝顶聪明的皇帝,他对底下的事一清二楚:“大明税制,乃是实物之税。譬如说种稻的稻农,交税交的就是稻米。 稻米分三六九等。这就给了底下的官员们盘剥百姓的机会。 百姓交一百斤上等好米。官员们会睁着眼说瞎话,说那些米是劣等潮米。一百斤的赋税就会变成一百五十斤。 他们将其中一百斤上交朝廷。多收的五十斤就揣进了自己的腰包。” 朱载圳点头:“父皇圣明。无论是稻农的米税,还是桑农的桑叶税、棉农的棉花税、渔民的渔税等等,官府皆以指优为劣的法子中饱私囊。 税制的弊端,无非在于‘实物’二字。要革除这一大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