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唐之我爸是裴矩(序) (第2/16页)
,却并非仅仅由关陇 人士构成,而是包含了代北虏姓为主的六镇武人、关陇本土的汉姓世家和随孝武 帝入关的山东士人群体。随着中土一统,曾经亲密无间的战友也随即分裂。 六镇武人是三朝的根基。先帝得国,他们是最大的功臣。论功行赏,理所当 然的得益最多,与国同立的四阀之中,倒有三家出自他们。 但是,先帝以权臣得国,自然担心他人仿照。所以虽然不吝于给予四阀荣华 富贵,却决不让他们沾手要害权柄,而是以种种清贵的官职将他们束之高阁。四 阀也有自知之明,缩起头来享受富贵。所以自先帝起,在朝堂上明争暗斗的便是 以关陇和山东两地的汉姓士族为主。 关陇人统一了天下,关陇勋贵理所当然享受统一的战果,但关陇勋贵大都是 以军功崛起的新贵。以底蕴而言,同累世簪缨、经学传家足有数百年历史的山东 大世家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这就给了山东人以翻身的机会。 中土一统,效力于西边的山东士人理所当然回归本堂,他们迫切需要本家力 量的帮助,以增强自己的力量。而以中土正朔自居的山东士族因为败在了东西之 争中,也迫切需要借助这些子弟的权势东山再起,抗衡关陇的新贵。 以崔卢李郑王五姓为首的山东士族,随着当年远走关陇和江左子弟的回归, 其实力得到了空前的壮大,直接影响到了中土政治的走向,严重威胁到了关陇人 的利益,于是两地勋贵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 这种斗争自然也影响到了关陇与山东的诸多贵介公子们,这些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