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分卷阅读11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6 (第2/4页)

一天二十四小时,地球转完一圈三百六十度,即每小时转过十五度,进行对照,最后的结果是完全吻合的,他们准确地计算出了某地的正午北京时间,后来又计算出日出时间,误差在十分钟之内。

    由此不但证明了大地是圆的,还大致计算出来北京所在纬度的周长。

    徐光启对于这个结果十分惊讶,并且引发了兴趣,又申请经费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建了很多日晷台,将误差计算得越来越小,还计算出了两外三条纬线的周长,越往南,周长越长,越往北,周长越短,由此又证明了脚下的大地确实是个球体!

    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当中,徐光启又开始着手测量计算纬度,这回计算的是晷影的长度,从冬至到夏至,相同经度上的晷影长短是不同的,再根据中国人早已经熟练掌握的测量计算黄赤交角的技术,进而得出准确的纬度线,然后再根据这些,测出来地球的直径和体积!

    李云崖没有想到徐光启能做到这一步,手上拿到的这份经纬坤仪图上面,是一个变了形的中国地图,纬线都是弧形向上的,经线以北京正阳门外为零度,向左右发散,东边的叫东经,西边的自然就是西经了,很多重要城市,如北京、南京、扬州、开封、太原等地,都明确地表示着经纬度坐标,一时间李云崖恍惚有种看前世的地图感觉,有了这东西,绘制地图就容易多了!

    徐光启又说:“我们打算做出一种乾坤分相仪,只要知道北京时间,就能快速地算出当地经度,只要知道二十四节气,就能大致算出当地的纬度。”

    这回李云崖没忍住,狠狠地拥抱了徐光启:“徐老哥,你简直就是我们大明朝的国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