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9 (第2/4页)
“马大同让我想法子做宣传,但不是每一个吃过的人都能写出一手好文章来。更重要的是,我想顾哥除了写吃之外,更能挖掘一些深刻的东西。比如每一道菜背后的故事,或者还有风俗习惯。 马家既然是御厨出身,那么对于以前好吃的东西一定还有所涉猎。现在的人都渐渐不知道了,他们吃不到,但是不妨碍你写出来,让他们嘴馋一下。就当是写个杂文随笔,不用太有压力。谢馨婷一直说想要高小山能在国内也出版一本书,正好这次能让她帮忙发行。也不让她为难,我们自费出版就行了。” 对于挣外快写书的事情,顾峘并不排斥。虽然顾峘说他对于吃没有什么研究,但是那仅限于没有真的吃过。如果一个人喜好书籍又偏爱美食,偏偏出生在一个吃不起也吃不到的年代里,那么旧书中的那些南北珍馐与水路杂承就成为了唯一的念想。 顾峘看过许多的书,当然是许多的好书。从古文白话到近代文集,其中不乏有一些珍馐记载的精品书籍。同时口耳相传之间,他也听爷爷说过从前的事情,民国时期顾家还是大家族的时候,吃的是什么,又吃出了什么的花样,那些充斥着他童年的岁月。 “我读过也听过很多,如果能再做到吃过,那真是没有遗憾了。”顾峘想起了小时候,每天吃的东西很单一,他对于食物也没有要求,甚至都没有想过将来能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爷爷在我们白米饭过豆腐时,会说起他小时候吃的东西,我听着那些食物,对咽下去的东西也就失去了感觉。反正都吃不到最好的,索性也不用讲究了。今天在马家尝的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