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青杏 第28节 (第3/10页)
回来了,老太太也不一样了,打赏报信的官差也好,出银子招待上门贺喜的亲朋好友也好,张罗流水席给长青庆贺也好,都出手大方,丝毫不见对着自己时候的算计抠搜。 还是范氏的一句酸话给许杏解了惑:“娘哎,您老这是连棺材本都不要了?瞧瞧这银子花的,长青还没家来呢。我二弟这回得回来吧?您老把面子要得大大的,等着我二弟掏银子是不是?不过当了举人老爷的爹,他出点儿血也不亏。” 想明白了这些道道,许杏也没什么感想,反倒是猛然发觉,自己得开始为以后的日子做打算了。本朝女子十五成年,她今年才十一,之前她没有过多的考虑将来,主要是时间还远着,计划不如变化快,而且她对这个朝代太不了解了,贸然拍脑子做出什么决定也未必就对。可是长青一中举,她就必须要开始筹谋了。 听长青说过,乡试是三年一次,所以去年他考上了秀才也只能在县学里读书,要一直等到今年才能考。同样的,会试都是在乡试的次年二月举行,也是三年一次,看长青一贯的言行和他这次的优异成绩,过了年他怕是要上京赶考的。若考不上进士,他肯定会回来苦读三年,那么他们的生活还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若考上,到明年秋天他就要做官了。不管做什么官,肯定是不会在家里,那么许杏的处境就微妙了。 盘点了一下手里的银子,许杏心下微安,小袋子里的银票、银锭和铜钱,加在一起也有二百八十多两了,足够她买上二十几亩上等田地,当个小地主。 这些银子绝大部分是作坊的产出,只有二十两是长青地里的地租。托了长青中举的福,家里的佃户们无一拖欠地租,收起了红薯卖给许杏,转手就把银子送回来了。因为长青有言在先,这一季的租金许杏收,所以这二十两银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