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_第五十七章 水稻增收有妙诀(第一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水稻增收有妙诀(第一更) (第3/4页)

西拿回家算工钱,自己住村子里吃饭,家中省了一个主力的口粮。

    时间一晃而过,稻子熟了,下丘村的水稻比别处的先熟,肥追得多,土养得好。

    一大群人开始收稻子,外村的主动来帮忙。

    从早上开始,人多,到晚上水稻全部收好,挑出来放到晒谷场上。

    第二天又来,帮忙种小麦,两万亩小麦,用盐水选种完毕。

    前面牲畜拉耧车,后面的人扶着,小麦种子掉落进去。

    县里的官员过来观看、记录,包括盐水选种的方法。

    本地以前没人种小麦,气温高,只能冬天种。

    一般种水稻的田种小麦减产,好的水田土壤偏酸性多,小麦不适应。

    若是加多了碱性肥,到时候水稻又减产。

    下丘村的水田被朱闻天给调成偏酸一些的,不是微酸。

    他就采点附近长着的石蕊地衣,很轻松做出来蓝色试纸,用这个看土壤酸碱情况。

    今年村子水稻长势良好,别村的水稻有所减产,干旱影响。

    下丘村的水稻比正常年份增产一成半,过来帮忙的外村人和官员看着羡慕。

    纷纷追问里长有什么窍门,三里村来帮忙的人最多,里长王栋亲自领队。

    之前朱闻天去县城时路过三里村的水田,让人去告诉生病了,补草木灰和磷石粉。

    三里村的人知道水稻不好,没有办法,只能怪运气,干旱造成的。

    得到消息,报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他们找磷石给弄成粉,又放草木灰。

    结果眼看着水稻又渐渐变好,这玩意儿还能救?人情可欠大喽!

    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