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 (第2/4页)
瓦房,作为自己和老伴的养老之所。 而古老爷子的革命战友,毕芳春同志,也不简单。作为烈士遗孤,她出生没多久就成了孤儿。她算是被组织养大的。在部队里学了文化,跟着部队的军医学了些医术,后来又做了妇女主任的工作。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不放下革命工作的同时还把子女们个个都养大成人,可谓当代女同志的模范了。 这样为革命事业奉献了大半生的老前辈,回乡养老住的院子虽然盖得大了点,但因为村里靠近中心位置的宅基地基本已经划满了,只能到偏山脚下的地方,因此这划得大了点,盖得大了点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毕竟这一大家子加上孙辈们聚在一起,没有这么大的房子也安排不下。 二老回到古家村后,尽管有退休干部的双份津贴,子女们也会有孝敬。但古老爷子坚持发挥余热,就接手里村里训练民兵和队里放羊的工作。初时生产队长等人还劝,觉得劳动革命前辈干这放羊的活计不合适。但在老爷子的坚持和老太太劝说可以锻炼身体的缘故之后,便以给老爷子算公分的条件下达成协定,让老人家接手这活儿了。 而毕老太太,由于文化水平高也懂医术,便成为队里扫盲班的老师和生产队的赤脚大夫了,当然也是算公分的。 二老就这么在古家村利用自身所学展开了二次事业。由于他们的工作都不是十分定时定点的,也就有空闲的时间养养猪喂喂鸡,种种自留地里的菜。因着二老每月有补贴,且年纪毕竟上来了,对吃食的要求不多。所以这些东西大多给了子女孙辈,也算是帮着在城里住的儿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