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四百一十一章 建国后高能物理最重要的成果...诞生!(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一章 建国后高能物理最重要的成果...诞生!(下) (第7/15页)

   “正如您所说,普通的放射线有电磁相互作用,所以与氙原子的核外电子反应较多,而与氙原子核反应较少。”

    “因此它们主要会使氙原子发生电子反冲,所以在某个时间段内,L1信号的计数会较少。”

    “由此我们准备从这里切入,通过ΛCDM算法去比较L1和L2的阶段性差值,以此区分暗物质信号与普通的放射信号,从而降低放射性背景的影响。”

    “ΛCDM算法?”

    周绍平重复了一遍这个词,眉头不由微微皱起了些许。

    所谓ΛCDM。

    它读法其实是Λ-CDM,属于量子场论的一种模型。

    ΛCDM中的Λ代表暗能量,CDM则代表冷暗物质。

    量子场论发展于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以非常简洁的形式解释了当时已经发现的基本粒子。

    到2012年希格斯玻色子发现为止,标准模型预言的所有粒子均被发现,量子场论的某些预言与实验结果的偏离度甚至小于亿分之一。

    但作为量子场论延伸出的暗物质情景模型,ΛCDM就比较拉跨了。

    截止到目前。

    它与现有宇宙模型描述的误差,大概在百分之三左右。

    在微观领域,这其实是一个不小的差值。

    没办法。

    科学界对于暗物质的认知实在是太浅了。

    更关键的是.......

    上头曾经说过。

    在液氙这个情景中,暗物质的的命中率是1/100000000000000000000。

    模型本身有误差,命中率又不确定。

    因此季向东所谓的‘阶段性差值’,其实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