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四百三十一章 中科院的saocao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一章 中科院的saocao作 (第10/10页)

切。

    又比如质疑口感,表示一定是使用了某些添加剂云云。

    既然如此……

    科院干脆就不费口舌了,直接了当的换做了另一种证明方式:

    直接现场再做一次实验,同时把流程和需要的材料都告诉其他机构,大家一起来复验一次一一反正这些数据最后都是要公布出去的。

    当然了。

    这种做法并不纯是冲动上头或者冒险走钢丝,实际上科院也是分析再三才做出的决定。

    毕竟孤点粒子有个很特殊的地方:

    它完全不像希格斯粒子那样在十亿次质子碰撞中才会出现一次,寿命也远远不止希格斯粒子的万亿分之一秒一一徐云计算出了孤点粒子的概率轨道,在基态化处理的过程中,又将孤点粒子的寿命延长到了十多秒。

    截止到目前。

    孤点粒子的单束捕捉率已经达到了83.4%。

    两根束流管下去,理论上除了非洲代表团背后的机构可能落空,其他机构百分百都能顺利捕捉。

    这就是……

    科院方面的底气。

    同时也是为什么潘院士…或者说科院会在PPT上单独介绍徐云贡献的原因。

    毕竟徐云的两个工作对于这次实验的帮助,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幕后英雄.JPG。

    加之验证孤点粒子所需要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中微子探测的常用物质。

    普通人或许接触不到,但对于那些大机构来说嘛……

    就像在厨房里找出一颗鸡蛋一样简单。

    因此出于以上诸多的综合考虑,科院这次决定……

    整波sao的。

    ……

    -

    看新手钓鱼人的走进不科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