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九章 建国后高能物理最重要的成果...诞生!(上) (第11/15页)
总而言之。 这里的“强”对应强核力,CP则是指ChargeParity,也就是电荷-宇称。 对高等物理比较了解的同学应该知道。 高等物理的很多问题在不同情况下往往会有着不同的解,而这些解有个统一的称呼: 度规。 最有名的就是爱因斯坦场方程组。 目前爱因斯坦场方程组的度规有好几个,比如克尔度规、史瓦西度规等等...... 同时,这些度规还会对应某个模型。 例如克尔度规对应的就是克尔黑洞。 哥德尔度规对应的就是哥德尔宇宙等等...... 顺便一提。 爱因斯坦方程还有一个特殊的时空度规,叫做阿库别瑞度规。 也就是科幻片经常提到的“泡泡曲率引擎”。 这玩意儿很离谱的一点是,它的概念先出现于科幻片,然后阿库别瑞才在1994年得出了这个解。 也就是幻想在前,理论在后。 究竟是科学引导了科幻,还是科幻启发了科学? 好了。 话题回归原处。 正如上头所说的那些度规一般。 Peei-Quinn度规,也是强PC问题的一个特定解。 这是Peei以及Quinn在70年代提出来的Peei-Quinn机制,HelenQuinn也是最有希望拿到高能物理诺贝尔奖的女物理学家。 它在某个能级下可以构建出一个暗物质的检验框架,并且超对称伴子也符合4685Λ超子的特性。 同时它能够调整射散角,通过最靠谱的光程差来排除误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