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8 (第3/4页)
去了堪培拉,果然有了收获——一个上了年纪的儿科护士告诉他:十三年前,堪培拉儿童总医院收了一个小孩要做切脾手术的。因为那个小孩是医院里唯一的中国人,所以她的印象十分深刻。 当薄铭岭拿出薄瑾礼五岁的照片时,护士立即就认了出来:“就是他,他是mama带来做手术的,他的mama非常漂亮。” 得到了线索,薄铭岭就去找堪培拉医院的档案馆。可惜他晚了一步——当他赶到的时候,新来的档案管理员告诉他:上个月的时候,儿童医院的高层决定,销毁十年之前的就医记录。所以十三年前的病案没有留存的。 调查再一次走入了死胡同,薄铭岭又打了电话给儿子。 薄瑾峻这次却道:“爸,你别担心,我知道有个人或许保存着病案。” 薄铭岭喜出望外:“什么人?” “一个堪培拉的医生,如今定居在美国。他从前专门研究儿科手术,手上有儿童医院的资料,我去问他要要看好了。” “那好。”薄铭岭也没多问,他一向很是信任小儿子。 于是一周以后,薄铭岭就收到了一份来自美国的“大礼包。” 这份大礼包——当然是薄瑾亭手中那份薄瑾礼五岁时候的病例和化验单了。 化验结果: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病例上面写着是:父亲具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给了患者。诊断结果:建议进行脾脏切除术。 手术知情同意书:监护人薛荟伊署名。 看到了这一份病案,薄铭岭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薄家上上下下几十口男丁,也没见哪个有这什么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