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 (第2/4页)
,恢复元气需要些日子。 来刘记吃饭的守军不多,听口音大多是本地人“本来在邻县守的好好的,偏被派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伙食连点油腥儿都不见,见天儿的菜干杂面粥,稀的都能照出人影来,就那伙食,不等土匪来兄弟们早都一个一个的饿趴下了。” “那有啥办法呢?咱们大人又不是没有找过那马县令,你猜那马县令咋说呢?” “咋说?” “说是他们县年前刚遭了灾,还要顾着那些百姓,实在是拿不出多余的粮食。” 秋月瞅着这俩守军,虽说日子清苦,脸上却并不显瘦,不像是吃苦的人,只怕是家里宽裕,能出来开开小灶,俩人点了羊杂汤,可惜方圆几里的羊都被人吃光了,刘记备了也卖不出去,俩人失望的点了两碗饸饹面,狼吞虎咽的吃了,饸饹是刘婆子用榆树皮面加的杂面压的,菜是用刘三弄回来的黄豆发的豆芽菜。 朝廷发的救济粮只能保证饿不死,何况以后还是要还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马县令再有能耐也不得不愁,粮种是大事,本地冬小麦是来不及种了,唯有考虑秋收了。 秋月在家琢磨几日,想起自己以前看过的一篇关于灾荒的文章,红薯高产耐旱,自己来了后并未见过红薯,向刘三提起,刘三道:“好像听南边来的客商说过一种吃的和你说的这个挺像,叫什么来着……叫番薯” 秋月只是个提议,没想到还真有,催着刘三赶忙去县衙献策去。 刘三也不居功说给了林县丞,马县令派人去南边探查,还真有,一斤杂粮六文,还是他托了关系,番薯一文钱能买六七斤,还是这时候能种的,若运回来,粮种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