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4 (第3/4页)
着他,说了两个字,“闭嘴。” 周围的大臣立马唏嘘一片。 贺温玉站在龙椅正前方的台阶上,高高在上,冷眼看众人,他说道,“都给我闭嘴。” 可在场的都是久经官场的老人了,怎会被贺温玉镇住? 所有人静了三秒钟,然后突然爆发出一阵叫骂。 “贺温玉你反了!” “你个黄毛小子是不想活了!” …… “闭嘴。”贺温玉一拳打在白玉扶手上,他的声音不是很大,玉扶手上却默默留下了一片红色痕迹。 “我今天就没打算活着走出紫宸殿。”他说。 接着,整个大殿,第一次真正的安静下来了。 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贺温玉身上。 贺温玉淡淡说道—— “大正六年,秦川府锦阳县,为补足县衙亏空,每户多收青苗钱十五贯,结果其属的汉冶村哗变,派军队镇压,斩首二百余人;宛阳府河汉县,当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县衙为当年的考绩,派人强行收租,迫使五十三户人家成为流民……” 他就这么一直连续不断的说着各地的大案,皆是与青苗法有关。 贺温玉不会与人争辩,他只好把自己知道的事实都讲出来。 仅仅秦宛两府在大正六年这一年的时间里,就有三百多例案子。贺温玉把具有代表性的几十起讲了一遍,然后又把自己的统计文书呈给李阖。 期间鸦雀无声。 一起起的命案,板上钉钉。在场的众人都在寻思,这么多的案子,也不知有没有和自己相干的。若有相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