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 (第3/4页)
等级,一等地在镇子以西,一直到芦山山下,沃野千里,沟渠遍布,种什么都丰产。 二等地位于镇子以北俗呼的“北岭”上。此处的土质含沙量高,水分挥发大,又因为地势较高,冬冷夏热,对作物品种的要求较高。 有些有条件的人家,会选择在此种植药材,譬如沙参、黄芩、金银花。萝卜、大豆的种植相对比较多,偶尔也有大麦的种植。 但是,若种植小麦,与一等地里的小麦相比,此处的小麦植株矮小、叶片稀疏、株距宽阔,麦穗瘦小至少有半个直接大。 至于三等地,则散布在芦山上。芦山名为山,其实也就是两个北岭那么高。山头是平的,山上的耕地沙石含量更高、沙子更粗砺。因为地势高,粮食的收播都要比另两处迟一些。 为提高粮食产量,农民们都会在一等地理倾注更多的心血。不敢说寸土寸金,但是,每回重新割地的时候,总会因为一厘半分闹出械斗流血事件来。 三房的一等地跟大房的紧挨着。秋播开始,在犁地的时候,细心的陶氏就发现了问题:大房家的长工把原本属于三房的一陇地给划了过去。 陶氏及时地提出了异议。怎奈对方充耳不闻。 一个妇道人家,自然是不好与人争竞的。陶氏赶忙提醒了老三。 老三那个人属于炮仗,一点就着。陶氏也省得他有这个毛病,故而,从一开始就叮嘱他,说理,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