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繁花_分卷阅读131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18 (第2/4页)

灾的前一两年,通常会略略呈现出偏小规模的旱灾。在飞蝗形成之后,往往会连续两、三年以上的、甚至持续更久的大旱。

    臣根据这些经验总结,建议将除了渭河、泾河等水流量比较大的流域外的百姓,就是今年已经因降雨不足出现旱情、且耕地不能得到附近河流有效灌溉的县府,将这些县府的百姓即时、主动地向外迁徙,可以避免在遭遇持续旱灾的情况,因歉收出现大量流民的。

    同时臣认为,现在已经进秋,再把陕西百姓往辽东、朝鲜迁徙,不仅会因迁徙路途艰难、越走越冷出现生病、死亡等意外,还会因为冬天到辽东难安顿,出现更多的死亡。

    因此臣建议将陕西百姓加快迁徙出境,目的地是去南方。最好能在山东乘船去新元省。”

    徐光启做了多年的工部侍郎,他的精力主要投注在做实事上,甚少在小朝会上参与民政方面的事情。但他只要开口,就是拿数据和实例来说话的。他这一席话立即就将所有人的心弦绷紧了。

    是啊,连续的干旱才会出现蝗灾。歉收后的流民,会把没出现旱灾的府、省也冲击的失去秩序。

    朱由校立即拍板:“徐卿言之有理。反正陕西这几年也在往外迁徙百姓,今冬就不要停歇了。把平凉府、凤翔府的百姓优先迁到新元甚至吕宋去。吕宋四季温暖,一年三熟,甚至迁徙去琼州,也是一年三熟之地。总好过接下来的几年,朝廷要不停地赈济陕西。”

    黄克缵叹道:“这几年要不是有番薯等,怕陕西今年就要出流民了。”

    李起元站起来说道:“陛下,今年江苏、河南丰收,津门之地稻谷收成尤其喜人,可略略补上常平仓补从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