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九章:大胜 (第3/11页)
最后三阵的汝颍黄巾,在“黄天”的注目下,勇气倍增。最外围的一圈黄巾军直接呼啸的冲了下来,他们早就忘记了阵前各小帅的军令。甚至一些道吏也上了头,跟着乌央乌央的往下冲。 谁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人离开了阵地,向着幽州突骑的前部发起反冲锋。实际上,就是汝颍黄巾总共的兵力有多少,恐怕张冲都没底。 一般来说,想要精准估算麾下兵力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不是说将手下各军吏的数字简单加起来就行的,因为你不确定这些数字是否可靠。非得有大量的文吏和案牍统计工作才可行,而且还要经常统计。因为军队里每时每刻都会有人伤病、开逃、战死,这些数字不更新,那手里的兵册就是样子货。 张冲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和制度化,也只能说对自己的主力营头有比较准确的人力掌握,对外围的汝颍黄巾根本不清楚。当然,那些汝颍小帅们也不希望张冲弄清楚,手里的兵力虚实怎么能让别人知道呢? 那张冲是如何掌握汝颍黄巾的大概战损和人力情况呢? 张冲之前就用了一个办法。在攻打管县时,他让每一个黄巾军都拿一块石头从中军阵前走过,然后将手里的石头放到阵前的一个个筐里。等全部放完后,这些筐就被封存了。之后管城之战结束后,从战场下来的汝颍黄巾再从中军走过,每人走的时候再从筐里拿一个石头,最后筐里剩下的就是此战的战损人数。 可能有很多只是受伤了没来,但连走都走不了,也说明已经丧失了战斗力,是以在实际上也是战损了。这种方式虽然原始粗糙,却是最具性价比的方式了。 之后泰山军继续北上,并在荥阳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