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2  (第2/4页)
书,都是阿阴看过留下的。他从不爱文学。    离桌案最远的那排书架下,有满是抽屉的柜子,阿阴走过去打开,拿摆放整齐的宣纸、笔墨。    她当真有在勤勉习字。    只不过,大多数时,都背着韩听竺。    倒也说不得背着,只是他白日里不在家,也不算是刻意遮掩着,对罢。    从古至今,字体种类实在是多而杂,可楷体从未衰落。现下上海滩之中,女子读书之风愈发盛行,家家户户的闺秀小姐都写得一手好小楷。门第高些的,更是视如颜面,道一句“练字可是要从小抓起的呀”。    论簪花小楷写的最出名的,沪上曾有过一位“不入流”的名媛,唤许碧芝。据传她出身低微,做得也是皮rou生意,苦练了两年,便已然拿得出手。别的名媛又要刻薄,说她作风不检点,一手簪花小楷写放浪形骸的话给多少人。再叹一句:啧,真是脏。    周老板那位太太曾给阿阴看过许的生前作,她只笑笑,不过学了个皮相而已。糊弄个年轻太太,或是不甚研究过书法的人倒还行,阿阴眼光毒辣,赏过不少好字,却也没多说什么。心中暗道她到底还是要靠依附男人向上爬,逃不出局限。    彼时那周太太不知,她身边正坐着个书法“大家”。    阿阴练正楷。    你问她摹的是钟繇,还是王羲之,亦或是赵孟頫,都不是。你可知唐玄宗开元年间,长安城外有一座山,山上有寺名为般若寺,寺中有一位擅写字的小师父,名竺寒。    这是阿阴的授业恩师,亦是千年挚爱。    逆锋回锋之间,有宏阔气魄,字字连贯行行错落。她练的太久了,只觉得竺寒留下的那些笔迹如此稀少。而听的最多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