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节 (第1/2页)
大家还沉浸在这个较为爆炸的消息中,暂时没回过神。 毕竟,猜测是一回事,听当事人亲口陈述,又是另一件事了。 没有人在意许勤杰的离去。 目光因着周颂宜的话,不约而同地落于徐致柯的身上,等待他的回应。 “大家为什么都这样一副神情看我?”徐致柯无奈叹气,眉眼始终温和,“我听方响提过,说大家偶尔也会在闲是八卦我和颂宜之间的感情。大多数人,都猜我们已经分手了。” “所以,现在这是怎么一回事?” 大家没好意思出声,但又着实不知道说些什么,毕竟捅破这层窗户纸的罪魁祸首已经离开了。 剩下他们这群人,一时间倒也不知如何是好。 “难得出门聚餐,大家别这副表情。”周颂宜拾起眼前的筷子,“该吃吃、该喝喝,和从前一样就行。” “我可不想你们到时候一想起今天聚餐,首先想起的就是周颂宜和徐致柯分手事件啊。”周颂宜难得幽默,“我可不想背这好大一口黑锅。” “就是就是。” 褚昭朝知内情,没有像大家那么难以置信。 顺着周颂宜的话活络气氛,“吃饭吃饭,我今天可是定了他们家新上的招牌菜。” “来来来,我们喝酒。” 彼此心照不宣地揭过此事。 尽管面上不显,下意识的动作却不会出卖人。 私下里,好奇打量的目光在他们俩人身上来回扫视、转悠。 他们两个来单位不久,前年才研究生毕业。 听说是高中认识的,大学在一起,满打满算也有五六年了。是众所周知的一对情侣。 刚进公司的时候,谁不道一句“郎才女貌。” 周颂宜和徐致柯能力强,耐吃苦。 进来的第一年,周颂宜恰好接手上一位离职人员留下的工作。 深入大山,扎根基层,报道基层人命的日常生活。 一次走访中,无意采访到了一位精神恍惚、略微失智的妇女。 随即立马反应到,该妇女很可能是年轻时被拐卖到大山里的。 和同行伙伴根据一系列的走访调查,逐渐查了出来。 这名妇女是年轻时被人拐卖过来,而后当地人花钱买下来的媳妇。 早年间,试想过逃跑。 后来被人用铁链拴着脖子,每晚只能和牛住在一个屋檐下。 长此以往,来击破她的心理防线。 原本的有志青年,如今困于大山、精神失常。听者无不愤慨。 这则由她撰写的这篇社会新闻报道,一经发出,很快引起大众的关注。 随着网络舆论的压力,当地妇联出面,将受限妇女解救。 再经警局的多方协理办案,成功替妇女找到失散已久的亲身父母。 至此,于网络上画上句号。 这是一桩好事,于“当事人”却并不一定。 当事人“丈夫”仗着自己有精神病,经常蹲点周颂宜办公的地点。 于某日公然持刀冲进房间,预对房间内无辜人员进行无差别纯社会性报复。 周颂宜正打完卡出门,和徐致柯碰面,那人注意到后,立刻冲上前。 准备持刀杀人,嘴里还在念叨着,“个臭婊子,谁tm让你多管闲事的。给老子死!” 事发突然,毫无准备。 她险些被那人捅中心脏,是徐致柯冲上前,赤手夺刀。 当时那个场面极其吓人,持刀男因为住在深山里,干苦活,蛮力大。 他一时和对方僵持不下,锋利的刀刃将掌心划破,刀刃嵌进rou里。 万幸的是安保人员即使赶到,将歹徒制服。 徐致柯好在没有伤到手神经,去医院做手术逢了十几针,修养了将近一个月,才算好转。 这件事,在公司广为流传。 只是令人艳羡的开场,结局总是令人唏嘘。 自从去年徐致柯莫名调去新岗位,两人在公司的交集减少,分手的传言便开始在公司流窜。 只是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