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消失的那一年_第22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第2/3页)

1996 年的秋天,徐心萝曾受邀去电台做了一回嘉宾。

    那是一个深夜访谈类的节目,徐心萝一共做了三期。主题是青春。电台本来邀请的是副刊的编辑。可主编说徐心萝更年轻有朝气,所以她去了。

    这三期节目反响不错,电台收到了不少观众来电来信,因为这个徐心萝做嘉宾的节目又增加了一周。一周后节目结束,报社的传达室转给徐心萝十几封信,应该都是热心听众寄来的。徐心萝一封也没看。她拉开办公桌最下面的抽屉,把信放了进去。

    直到大约半年以后,有一天她整理办公桌,又翻到了这些信。那是个周末的傍晚,同事们都走了,办公室里就剩她一个人。也许是要下雨了,外面的天阴沉得厉害。徐心萝给自己倒了杯水,然后坐下来,一封一封地拆看这些信。这个时候她才注意到,其中一封信是从麒城十中寄出的。写信人的署名是“小鱼”。很显然这是个化名,徐心萝把这封信看了好几遍,总觉得这字迹好像有点眼熟。她想了很久,不得要领。直到她拿出自己厚厚的采访笔记,翻到 302 宿舍案里受害女生作业本日记本的照片一一对比。这些都是她去五个受害女生的家里采访时,经受害者家人同意才拍摄的。她找到孟玲珑的那张,把照片和信放在一起自己的看。一股子冰凉顺着脚趾一点一点漫延上来淹没了她。她几乎可以肯定了,这封信,是孟玲珑寄给她的。

    徐心萝一个人无声地哭了很久。她记得自己曾经和一位同行聊天,说起做社会版记者这个行业最怕的是什么,那个已经当了几十年记者的老前辈说,“最怕见怪不怪。刚入行的时候,什么事都是让你激动,让你不忿,让你义愤填膺甚至奋不顾身的,可几年下来,看惯了人情冷暖,悲欢离合,觉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