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9 (第3/4页)
来了。 一捆一捆的稻草被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一起,准备集中起来用拖拉机、大车拉回连队,做饲料用。 就在这个时候,连队里的家属们却开始忙碌起来了。 她们戴着草帽,拎着柳条筐子,在收割过的田地里捡稻穗。 有时候运气好,一天就能捡几大筐子。 这些捡回来的稻子,可都是自己家的。 脱了壳之后,就是白花花的大米。还有那些稻糠,也是好东西,用开水一烫,拌一拌就可以做鸡饲料。 小鸡们可爱吃了,也能长rou。 这种情况,很快就被连队里发现了。 李连长和张排长在大喇叭里吆喝了一阵,说什么“从地里捡回来的东西,不能拿回家,要交公……” 可说归说,做归做。 吆喝了半天,也没见谁家把稻子交上去,反倒是越来越多的家属下地捡稻子。有些职工也趁着下班后,偷着去捡。 这些都是收割过的田地,那些零零星星遗漏下来的稻子,如果不捡就浪费到地里了。谁也不想看到好好的粮食,变成肥料吧? * 劳动是一种美德,托儿所里也不甘落后。 在连队旁边,有几块实验田,苏阿姨和杨阿姨就带着大班的小朋友们,背着小书包,戴着草帽,提着柳条筐子下了地。 捡稻穗,这个不用教都会。 看看宣传画上,到处都有小孩子下地拾麦子、捡稻穗的场景。 在粮食匮乏的年代里,“颗粒归仓”早已深入到了骨髓之中。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知道不能浪费粮食,否则就会饿肚子。 黎元元和小龙港、小伟波,一起结伴走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