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拍烂片续命,怎能成业界良心_第37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 (第2/3页)

渐放松下来。

    【生命值(天)=100*{投资金额(元)/口碑评分-总收益(元)}/观众人次】

    《好人好事》这个项目,影响最终奖励的其实一直只有两个因素:口碑评分和观众人次。

    现在拍成这个样子,收获的口碑评分和观众人次肯定会和平平无奇的原剧本不一样。

    但是口碑评分的影响其实是非常小的,最多就是由原先的五分变成十分嘛。虽然照着原先的剧本拍可能拿不到五分,现在的片子也绝对拿不到十分,但变化幅度也就百分之五十左右,可以说影响不大。

    但观众人次就完全没法预估了。

    不过费茗仔细想了想,还是抱着比较乐观的想法。

    因为《好人好事》虽然整体上客观,但前半截疯狂批判网红,甚至结局都还没放过。

    《好人好事》的题材选择得很好,很容易引发观众讨论。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好的题材,有自动引发讨论度的天然优势,为什么院线电影还没人拍呢?

    因为院线电影背后的投资商很可能就是流量背后的推手,院线电影上映的时候需要宣传,往往那些拥有流量的网红就是宣传途径,那怎么能拍这么一部得罪“自己人”的电影呢?

    所以费茗虽然觉得这是部好片子,但仔细一想,却并不担心它会引发口碑效应。

    你居然骂网红和他们背后的营销公司哎,现在网络的风向几乎全被这些人把持,随便带点节奏就会被黑死了。

    另外就是这个题材本身有短板,不像其他题材,比如反腐反黑反诈那么稳当,这可能也是圈内没人拍的原因。

    拍那些题材,普通观众肯定是津津乐道、欣然接受的,因为普通人成为不了那些人。但网红不一样。现在是流量时代,普通人也有机会当网红,所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