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2  (第1/4页)
    得这么个罪名,徐德明心神不宁地想了半日,觉得事已至此,以萧相那行事,未必真的会尽力保他。    若老实认栽,不止挣不到前途,下半生还得背着罪名穷苦度日。    他心里惊慌,苦思出路,便在此时,有人给他指了条富贵险中求的路——    投匪。    这当然不是没名没姓地投匪,而是明目张胆地去做,要惊动朝堂。    如今世道虽还算太平,但世家势大,盘剥百姓,却已是各地习以为常的事。老百姓有温顺的,亦有生而悍勇的,似灵州这等地方,因临近边塞民风粗犷,加之气候颇为干冷,不似别处富庶安逸,吃苦的百姓太多,便格外难管束。    等世家盘剥得愈来愈厉害,官服赋税日重,许多人便愤而投匪,混口饭吃。    久而久之,流匪们拉帮结派,有了数处匪窝。    这些土匪们虽说装备不似军中器械精良,却都好勇斗狠,又不像军中纲纪严明,行事便格外猖狂。官府数次剿匪都无功而返,反而纵得土匪声势日盛,大有不把官府放在眼里的架势。    若徐德明带着部下精锐投匪,将几处匪窝勾结起来闹事,只要能扛过官服剿匪的军队,朝廷必定会有所忌惮。届时,朝廷无力剿匪,又怕百姓跟着闹事动乱,必会行招安之策,将闹事的匪首们召回去做官,重新做个相安无事的局面。    这样的事,以前也有过许多先例,只要徐德明找朝堂故旧这般提议,事情必定能办成。    如此一来,徐德明不止无需问罪,还能保住富贵,再谋出路。    一番话滔滔说来,口若悬河,画了个又大又好吃的饼。    徐德明武夫出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