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见闻 (第3/4页)
定的记忆中,宁远的人民虽然同样勤劳,但那时候他却总能在他们身上看到他们对生活的焦虑和对未来的迷茫。 “伯父,你知道咱们宁远人的精气神为什么跟以前不一样吗?”杨昊道。 “应该是生活过得更好了吧。宁远这些年在减租减赋?”杨延定道。 “伯父,减租减赋是一方面,但不是最重要的。”杨昊笑道。 “那是什么?”杨延定道。 “伯父,您看那家面馆。”杨昊指了指窗外。 “怎么了?“杨延定顺着杨昊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问道。 他早已注意到了那家面馆。 面馆不大,但生意却很好。店内店外的几张小方桌旁,吃面的客人一拨又一拨,而且还有些客人就在面馆门外端着碗站着或者蹲着吃,更有客人在排队等面。 在面馆门口的案板和大锅旁忙着活面、削面、煮面的,只有一个中年汉子。 忙进忙出给客人盛面端面以及收拾桌子的,是一名中年妇女,想来应该与那名中年汉子是夫妻。 这夫妻二人与杨延定这一路走来看到的绝大多数人一样,虽然在深冬的早晨就忙得满头大汗,但脸上却满是笑容与希望。 “伯父,你看面馆的二楼。”杨昊道。 杨延定再朝面馆看过去,这才注意道,二楼的窗户旁,有一个女娃正低着头在伏案写字。 “他们是一家人?”杨延定讶异道。 “是的,伯父。”杨昊道。 “在这条街上租下整整两层,他们仅靠这么一个面馆怎么负担得起?”杨延定道。 “伯父,他们不是租的。这整个店铺就是他们家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