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章 刘大衙内  (第1/4页)
    赵构果断表示,不行,老爹和大哥乃是仁人圣君,他还不够格,不能当皇帝,臣子们再次劝进。    如此往复三次,就该同意了。    不但劝进是这样的礼数,皇帝赏赐大臣,或者封官加爵,大臣也要婉拒三次,然后才接受,不然会被人说三道四。    比如骂你不要脸。    倘若岳诚看见了这样的场景,肯定会想到小时候去亲戚家作客,根据爹妈的教导,人家给你东西吃,你要推让几次再接受,是不是很像,一千年前的宋代已经是这样了。    华夏传统,根深蒂固。    这次不一样。    臣子们劝进三次,赵构还是不同意,大家都有点纳闷,难道他真不想当皇帝,可是除了他也没旁人了啊,老赵家的嫡系就他一个。    皇室的宗亲倒是有,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赵子崧,宋太宗赵光义的后裔赵叔向,都是老赵家的血脉,而且都想当皇帝,此刻人在汴京,拉拢了一批人马,宣称自己是大宋的正统继承人。    他们的血脉很稀薄,跟赵佶不搭嘎,只要赵佶的子孙没有死绝,就轮不到他们,京畿道的官吏几乎没人搭理他们。    但要是赵构真的不当皇帝,最高兴的肯定是赵子崧和赵叔向,赵构不当,正好轮到他们啊。    臣子们面面相觑的对视,搞不懂他的心思。    忽然听见他长叹一声说:“父亲和大哥救不出来也罢了,若是连祖坟也守不住,来日有何颜面面对九泉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