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56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562节 (第4/6页)

水平太高、技术太强,研究总是要超前好几步。

    有对比,才有了尴尬!

    “看来湮灭理论方向,还是算了……”

    克里斯托弗反复思考后,很认真的做出了决定,“恩波利-库博,根本不可信,国际湮灭理论组织和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差距太大了。”

    “还是从基本材料方向入手,去研究材料特性、超导特性比较好,最少,竞争对手中没有王浩这样的怪胎!”

    ……

    另一边。

    王浩就没有这些烦恼了。

    在第一期《湮灭物理与理论》发布后,他只是关心了一下学术界的反响,发现没什么问题以后,就没有再继续关注了。

    王浩也知道天文物理学界的争议,但他只是带领团队研究理论而已。

    天文物理引入湮灭理论,认可《宇宙膨胀论》,又或者不在意湮灭理论,继续原本的研究方式,都和他个人没什么关系。

    毕竟,他只是研究湮灭理论,而不是研究天文物理。

    王浩的生活倒是非常清闲,主要就是因为,湮灭物理实验上达到了一个极限,暂时想不出什么新方向。

    以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确实可以拓展很多方向。

    比如,一阶铁元素拓展的材料学方向。

    再比如,《宇宙膨胀论》拓展的天文物理方向。

    但不管是材料学还是天文物理,都不是王浩的主要方向,他主要从事湮灭理论、超导技术等研究,不会转而去做其他方向的研究。

    现在主要限制研究的还是技术问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