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6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60节 (第5/5页)

因为丁辉所说的方法感觉看不到希望。

    他当然知道那种方式更好,但怎么去做呢?

    不能只说不做吧?

    如果继续研究钱学森弹道,多研究出几种变轨模式,再加上技术上的突破创新,自然可以让导弹成功突破拦截。

    当然,这种方式确实有局限性。

    比如,很难进行大规模的普及,也只有那些特殊的导弹,才能够拥有这样的技术,单枚的成本也是非常高昂的。

    他说道,“丁辉,我仔细想了一下,你说的还是没道理,我们不能在一个不确定的方向上继续研究。”

    丁辉顿时道,“任何研究都是从零开始的,而且我们还不是零,我们可以去论证,可以去仔细研究。”

    “怎么就不是零呢?你有确定的方法吗?”

    “没有方法可以想,我认为有好几种模式都能实现,只不过需要仔细的研究,难道因为有难度就不研究了吗?”

    “我当然不是那个意思……”

    两人又说了起来。

    这已经是办公室的常态了。

    袁志林和丁辉都是137所非常优秀的研究员。

    袁志林资历更老一些,也做出过许多研发贡献,包括一些很有名气的导弹,也是研发直接参与人,所里自然是很有权威的。

    丁辉的年纪还不大,没有参与过重大项目,但是他的数学水平是所里公认的,好多计算方面的工作都是由他来负责。

    两人正说的激烈时,郑国锋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的双眼一片通红。

    其他人看到郑国峰的样子都吓了一跳,“郑教授,你怎么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