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_第十五章 朱元璋的圣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朱元璋的圣旨 (第3/4页)



    轮到朱允炆读奏,是关于藩属国的上奏。

    与众不同的是,这幅奏疏长篇大论。

    主要意思是琉球地小人稀,科技不发达,来大明的使臣在海上航行十分困难,有生命危险。

    从明洪武五年开始,琉球王国一直使用大明的年号,奉行中国正朔。

    藩邦问题是大事。

    关于琉球的回复,压力给到了朱允炆那。

    思考了一会儿,朱允炆建议移民,帮琉球改善造船技术。

    朱元璋很快采纳,下令善于造船航海的技术者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

    “别墨迹,下一个。”

    迅速打开奏疏,同样是国际事务。

    朱允熥念道:“高丽王朝门下侍中李成桂自立为王,建立新朝,拟定新国号方案“朝鲜”、“和宁”上奏大明皇帝裁定。”

    李成桂,李氏朝鲜的开国君主。

    先前这家伙只是高丽王朝的臣子,高丽的君主想要挑战大明,出兵辽东准备夺取大城市铁岭。

    李成桂率大军到达铁岭后,慑于明军的实力,一咬牙,一跺脚,带领军队打回老家,反了!

    造反经过和赵匡胤类似,挺容易的就上位了,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

    新人新气象,李成桂废除了高丽的称呼,准备给自己的李氏王朝起个新国号。

    为了争取大明的支持,李成桂派向大明称臣,将国号的决定权交给宗主国,以示尊重。

    对此,朱元璋神情淡然,仿佛本该如此。

    他看向朱允熥:“你觉得用哪个国号好?”

    “孙儿以为‘朝鲜’不错。”

    朱元璋点头:“理由。”

    朱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