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异案_022 祸种浅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22 祸种浅埋 (第2/5页)

始终不改初志,排除万难,一步一步将当初太子扶上如今明堂龙榻。

    然而正所谓“坐江山难”,顺利复位的圣人在龙榻之上,很快察觉拥有一国在手,并非自己真实想要的结果。

    “凡事皆似恰到好处,唯独一切非我本意。”圣人终为圣人时,常对枕边的韦后如此说到。

    这一点恰巧是此时圣人对发动兵变的五王心绪烦乱的原因,若皇位得以恢复、都城得返长安两件事中,还掺杂了一些圣人自己的意志,其它那些结党连群、面折庭争之事,就与他心中所想毫无关系,甚至于背道而驰。

    与武氏联姻的弊端,在此时此刻显而易见,与地位不稳的太子之女联姻,是为笃信,是为支持与宣告;而在太子为皇之事,彼时的联姻就成为一种牵制,一种容易将规矩与法度视若无物的危险关系。

    相应的,与五王的关联亦如此,此前为太子时,五人与自己全然不似朝臣与太子,相互之间亦师亦友;眼下身处明堂之中,龙榻与地面一高一低,正如皇帝、臣子身份有别,在下的臣子不再如之前那般时时处处可为圣人着想,圣人也不得不顾虑朝堂之争,无法与他几人走得过近。

    与五王渐生视如陌路之感后,圣人对一些日常之事的判断,开始慢慢产生偏差。在远近亲疏面前,他本人常常无法以长远利弊考量,只以个人一时喜好。

    就如这一刻,皇后与武三思一唱一和,将局面完全掉转,原本对还都长安无感,甚至多有反对的两人,摇身一变竟成了要引朝臣一同筹划还都方案的主导。

    即便张柬之、敬晖此刻还未说出心中所想,圣人却也猜到几分,于是让他们直言无妨。

    张柬之和敬晖对视,敬晖小声说到,“张公为吏部尚书,且年高望重,在场百官之中,平日以张公为前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