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89 不着四六 (第1/5页)
五王中至少有三人,是不满末年武后与一众宠臣的怠政、乱政,才找准时机携监国太子,杀宠臣以震慑群臣,从而逼迫武后逊位复唐。 至于手刃宠臣,光复大唐之余,他们没能拿出太多空闲,对一国将来、黎民百姓深入思量,而将许多心力倾注入如何稳住动荡的朝堂,就如彼时敬晖欲拉拢源乾煜那般。 但敬晖与另外三人不同,和年事最高的张柬之顾及之物相似,他关注的不仅是朝堂之中的一时混乱,更有城中以至于大唐境内的千百万布衣,因再一次改朝换代而或将蒙受的磨难。 有关免于百姓再遭磨难一事,敬晖与张柬之早有举动,朝内动乱,波及至宫城皇城之外,最先受损的反而是那些失无可失之人,那些蜷缩于城墙根、隐蔽地苟活在东都城中各坊深处的困苦之人。 朝中纷乱,为使动荡不再扩大,城内则被迫封坊静止,一旦封坊,这些苟活之人又该从何处寻得活计,以维持短期生存。 本就在苟活之人,难免心中多有不满,若遭外力强压致无可活,又难免会生出更多令人不安的事端。 故而出于怜悯,同时出于对紫微宫以外东都城长久以安的考量,张柬之、敬晖认为不能对这些心中存怒、穷困潦倒之人听之任之,放他们自生自灭。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身为主张复唐并予以实践的朝臣,张柬之、敬晖都以稳固大唐根基为行事基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