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旧时王谢 第23节 (第2/9页)
。而他几个儿子的子女后来与谢家结亲,成为王谢世代联姻之始。 王正三子王彬现任尚书右仆射,其次子王彪之是谢安主政时期王家官位最高之人,协助谢安与王坦之一同对抗桓温。 对这样的族人,即使王琅对他政治才能与人品评价很低,但不妨碍王琅熟记他的各种逸事。 梁燕所言的事迹王琅知道,发生在晋元帝刚镇扬州不久,东晋还未建立时期,建康还叫建邺。 王廙乘船沿长江南下,早晨从寻阳出发,迅风飞帆,日暮就抵达建邺,他倚靠在舫楼上长啸,神气俊逸。王导和庾亮当时都在,王导对庾亮说他是在感伤时事,庾亮则直白地指出“正足舒其逸气耳”。 这是非常典型的晋人风度,后来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被认为与他风概相同。 王琅看梁燕神情,就知道他也对这种行为虽然不打算效仿,但却在时代风气影响下并不反感,甚至谈及时颇有欣赏向往之意。 杜牧所谓“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正是这种时代风气的如实评述。 而梁燕以贫寒之身专心向学,竟然能对这些名士逸事了如指掌,让王琅不免对他更高看一眼,点头赞许道:“早上登船时舵手望过天气,按他的经验,今晚我们可以在建康安睡,无须宿在船上。” # 如王琅所预期,傍晚时分,舫船就抵达建康城西渡口。 黄昏的霞辉在江水反射下更显灿烂,整片天地都仿佛笼罩在流动的暖金之中。一早收到书信的王允之站在渡口边,被扶着栏杆立在船头眺望的王琅一眼看到。 船刚靠岸,缆绳还没系好,她就当先下船,带着乘云御风也有所不及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