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主任_后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后记 (第4/14页)

民是村委会的一分子,他们对村干部是有监督作用的,这种监督,说穿了,是对村集体的爱护,对村主任的关心,对一切违法违纪行为的揭露和控诉。所以,一个端端正正的村干部是不怕群众上访的,上访事态的妥善处理是有利于安定民心、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事业发展的。通过群众来信来访,我体会到了,信访工作是了解民心的窗口,是同村民面对面交谈的途径,是宣传党对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极好机会,是农村民主意识的进一步体现。所以,做好群众上访工作至关重要。

    前不久,县史志办组织了一次活动,到过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这里,我亲眼看到了村庄的变化,看到了村民们丰收后的喜悦,特别是那新修的整齐划一的水泥街道,具有现代化格局的村办公大楼,宽阔的文化广场,其中,健身器材、篮球场地、阅报栏、公开栏、宽阔草坪格外显眼。当然,接待我们的是这个村的村主任,还有村支书,他们见我们的到来,热情有致,备受我们的钦佩。中午十时,开始座谈。座谈是在办公楼的一楼会议室里,气氛是松散自然的,不像开会那样的死板、严肃。显然,村主任的介绍是主题,他讲到了村子的发展经历,讲到了自己的创业过程。他的介绍使得前来采风的同志们很受鼓舞,并为之感动。因为,村主任流泪了,动情了,他将自己,对,是第一次将自己受难场、喝“污水”、噬“糠菜”的情景道了出来。他说:“……端正街道,牵扯拆迁,可是拆迁,谈何容易。一次,面对钉子户,好说歹说就是不听,背后还骂娘,漂凉情,怎么办?干部们轮番着去,谈条件,讲政策,但是,还是不听,最后,下了硬手,拆。事后,这家人拦截了我,并骂了我,那时,我一肚子的气,但又很快咽了下去,一月后,我让村干部给这家盖了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