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的时候,去的人不算多,毕竟,许多人还是胆子不够大,总要看看风向再说,但是,在一些原本在商队的活计,喜气洋洋地回来,紧接着就在老家置房置地,出手极为阔绰,顿时,大家都觉得这事实锤了。
尤其,这些伙计并不忌讳跟他们说起草原上的事情,一个个唾沫横飞,将自己经历的那些事说得跌宕起伏。有人直截了当就说道:“就算是淘不到金,那里也都是机会,那里缺人得很,你在家,做一天力工,撑死几十文钱,可是,到了那边可不一样,一百文是起码的!”一边说,一边伸出手来比划,“要是还会什么手艺,那就更多了,我知道一个人,是隔壁镇上的,他娘之前没啦,爹又娶了一个,老话说得好,有了后娘就有后爹,明明是老大,就拖着不给他定亲,也不给他分田,他一气之下,就报名移民了!他就是当年跟着个木匠偷学了两年,连个板凳都做不好,但是在那里,你知道,他一天能挣多少?嘿,起码这个数!这小子,现在已经在那里娶了个婆娘,他还攒了不少钱,准备回头买个牧场,以后就不回来啦!”
这样的故事几乎到处都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总有人在家乡是混得不怎么样的,还有一些人呢,就是想去北方那边赚上一笔钱,回来也就能将日子过起来了。
因此,都不用朝廷如何动员,就有一大批的人踊跃报名,要去北边了,不过移民的还是少,大多数其实就像是农民工去大城市一样,都是准备去赚大钱的!
但是,朱樉那边不嫌弃啊!他巴不得人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