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_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 第6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 第63节 (第1/8页)

    殿试终于开始。

    叶峥的心情其实是比较放松的,他不像那些志向远大的考生,图谋一甲,或者二甲前十,这些名次的考生都有希望入翰林,是今后阁老的苗子,被称为清贵之流。

    这倒不是说明文规定了二甲之后的考生不可入内阁,只是从茫茫的历史事实上来看,希望渺茫,没啥先例罢了。

    叶峥的终极目标是得个中间名次的进士,一甲根本不去想,二甲也不用太前,三甲也无所谓,同进士也是进士,就像同等学力也是学力,他现在的心态就类似于前世那些考研和考公务员的,能上岸就成,多一分都是浪费,谁还管什么排名啊。

    深吸口气定定心,叶峥看向纸上的题目。

    这道题不拗口,翻译成白话就是:历史上朝廷治国,有外重内轻和外轻内重,论如何看待两种国策。

    要答这道题,首先要明白外重内轻和外轻内重分别是什么。

    这个外不是说外国,也不是说敌国,而是指地方,内则是说中央朝堂。

    所以这道题很明显了,明光帝实际上在问考生们,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这两种治国方式,诸位学子你们怎么看吶?

    别的学子怎么看,叶峥不知道,但对学过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叶峥来说,辩证地思考问题已经是他的本能。

    既然题目中有外重内轻和外轻内重,自然要分别加以阐述分析。

    有了思路,叶峥开始在草稿纸上起草内容。

    先分析了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各自的好坏,对民生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这两条就用去了一半篇幅。

    分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