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 章 买了一年的书,充实的周日 (第2/6页)
1914年,京师图书馆在前青厂西口永光寺街开设分馆,同时广化寺的图书馆闭馆。 而现在的图书馆则是1931年新建的图书馆,在文津街。 文津街之前是一条无名街道,因为修建了图书馆,才被命名为文津街,一直延续到现在。 文津街就在北海西侧。 其实从轧钢厂到文津街是通公交车的,而且这个年代,街上还有不少的黄包车。 只是张衍自从穿越过来之后,喜欢上了步撵。 走过一条条古老的街道,看着面带菜色但是精气神十足的男男女女,心里异常的踏实。 这个年代的北京图书馆,虽然不如后世,是世界五大图书馆之一,但是对张衍来说足够。 藏书一百四十万册,天时地利,医卜星象,道藏佛经全都有收藏。 张衍按照目录索引,找到医学类书籍的区域,有些傻眼。 不是少,而是太多了,整整两个书架的医学书籍,让张衍不知道从何选起。 这个年代,西医的发展已经成熟,分科详细,并且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 在图书馆转了一圈,张衍发现自己来错地方了,这里收藏的医学类书籍确实很全,可是很多都是研究类著作或者目录类的学术研究类书籍,还有中国医学史之类的书。 他需要的是类似于教科书的医学书籍。 这样的书,图书馆也有,比如建国后翻译的《临床医学》、《诊断学理论与实践》等等,都是他需要的书,但是他需要一刷二刷甚至三刷。 从图书馆借书肯定不合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