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把亲爹卷成首辅(穿书) 第15节 (第2/6页)
大郎现在在老家跟着他祖父读书,已经学会做诗了,于是渣爹顺带写到信里,跟他们分享。 许淙探头:“诗?” 金氏拿来了另外一张纸,“在这儿呢,淙哥儿你也看看。” 《春》 说似青山外, 东朝涨小堤。 新晴一以旷, 闲立起常迟。 许淙眼睛瞪得溜圆:哇! 诗耶! 还是五言绝句,厉害了孙大郎! 试问哪一个只会感叹‘大海啊,全是水’‘大海啊,好多水’的现代人,不敬佩古代那些会写诗、写词、写赋的大佬啊! 反正许淙每次读古人的诗词,都有一种敬仰的感觉。而且很多诗词只用短短的十几个,几十个字便将事情、景色描写得栩栩如生。 有时候改动一个字,便能改变整首诗。 比如出自《题李凝幽居》,大名鼎鼎的‘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和后者一比,前者就显得不够礼貌,而且也不符合全诗的意境。 此外,还有其他同样大名鼎鼎的诗句,比如《使至塞上》里面的那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直’这两个字写得多好啊,无论市面上的哪一本参考书,哪一个语文老师都要单独拎出来念一念的。 还有《滕王阁序》里面的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没去过滕王阁不要紧,这首诗直接把那种波澜壮阔的景色往你的脑海里拍。让你以后再看到海、湖以及其他什么水面的时候,能够自然地把这句诗回想起来。 类似的诗句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许淙读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